为适应国防科学的发展以及核工业部对放射医学与防护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原白求恩医科大学于1960年组建了放射防护学教研室。辐射防护教研室现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主管技师3人。4人获得博士学位,硕士学位者2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生导师5人。
辐射防护教研室是卫生学院放射医学系最早的教研室。1958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转业地方后,在原《防原子防化学教研室》基础上组建的《放射医学教研室》就是他的前身。徐念兹同志(1959年调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政委)是我教研室第一任主任。
1960年4月,我司开设放射医学专业(对外称工业卫生)后,相继成立了若干个教研室,《放射医学教研室》更名为“放射卫生学教研室”,即第四教研室。赵世陞同志(已故)是教研室第二任主任。
1984年7月原第一教研室物理组并入放射卫生学教研室,定名为《辐射防护教研室》。赵世陞同志仍为教研室主任,苏士杰、洪国文为副主任。1990年新的院班子又将“物理组”从辐射防护教研室分出,成立《辐射剂量教研室》。1985年赵世陞同志因病离休,苏士杰同志接任第三任主任,1995年底调院工作。1996年由谢选庭接任第四任主任,工作至1998年退休。
陈大伟
|
吕春平
|
贺强
|
杨湘山
|
付宏斌
|
|
杨晓光
|
姜 民
|
|
|
|
|
承担教学任务
(1)本科
放射防护教研室承担放射医学、预防医学(含卫生检验和营养与食品卫生)、临床医学(五年制和七年制)以及研究生等多个专业不同层次的核辐射物理学、辐射剂量学、放射卫生学、辐射检测实验技术及环境放射学等教学任务。
(2)研究生
自1988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共招收研究生10余名。
(3)成人教育
放射卫生学教研室作为放射医学专业的主要科室之一,在各兄弟教研室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截至上世纪80年代,以我教研室为主先后了“全国放射卫生防护”、“全国放射卫生防护和本底监测”、“东北三省防原子防化学”等进修班、培训班、训练班13期,接收了55名省内外进修生。在教学过程中编写理论和实验教材近300万字,为培养放射卫生防护人才,发展我国的放射卫生事业做出了贡献。
(1)研究方向
①放射诊疗的剂量与防护:主要研究放射诊疗过程中靶器官、非靶器官或危险器官受照剂量与诊疗质量的关系及相关的防护技术设施等。
②氡及其子体对人体健康影响及防治对策:主要研究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我国铀矿氡及其子体的辐照水平以及氡及其子体的安全防护。
③核技术应用与辐射应急:为核技术的应用于工业、农业、医学、环保和安全等领域提供理论实践技术及指导。
④辐射防护学
⑤同位素应用与防护
⑥介入诊断治疗过程中剂量测量与防护
(2)科研承担项目
近5年来教研室共承担国家、部、省、厅局及横向联合课题30余项,改良和创新防护学技术多项。
主要有:
[1]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可擦除光存储材料和新型实时全息干涉元件的研制
[2]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国家卫生/诊断标准的制订:放射性膀胱炎的诊治
[3]省环境技术协作课题:地下建筑物内有害物质监测及评价
[4]吉林省放射环境监督管理站委托项目:吉林省城市住宅放射性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5]东北师大辐射技术研究所、科仑辐射技术公司协作项目:基础研究快中子治癌临床和实验研究
[6]省卫生厅课题:基质细胞对造血——血液细胞的支持作用与应用研究
[7]省卫生厅课题:肝纤维化生化新指标检查及其试剂盒制备的研究。
[8]吉林省放射环境监督管理站委托项目:吉林省放射性废物库退役技术研究
[9]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吉林省东南部地区环境卫生调查研究
[10]横向协作项目:PET综合防护技术研究
[11]吉林省中朝边境环境放射性样品分析测试
[12]吉林省环境放射性样品分析测试
[13]梅河口市医院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
[14]白城市医院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
[15]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
[16]白城市医院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
[17]吉林省放射性废库物库退役环境放射性样品分析测试
[18]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医用电子加速器质量检测
[19]吉林省医院职业病(放射防护)评价
[20]吉林省医院职业病(放射防护)评价
(3)科研成果
60~70年代主要放射性厂矿卫生防护调查研究和放射性落下灰总放射性监测工作,80~90年代主要开展医用X射线场所和工作人员剂量调查研究、室内外环境氡的水平和所致剂量及天然植物辐射防护作用等项研究工作。《某厂接触镭作业职工健康调查》,获1982年校科技成果三等奖;《我国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受照剂量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全国协作项目),获1985年卫生部科技成果乙级奖;《铀矿山和水冶厂的卫生防护调查研究》,获1978年校科技成果。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并获得专利7项。主要有:
[1]陈大伟,原庆海,贺强,刘春生,李雨,龚守良. 热释光方法测量摄影中乳腺体的剂量.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3,23(3):200-201. 24(3):193-195.
[2]陈大伟,刘春生,贺强,孙跃东,龚守良. 减小乳腺检查中吸收剂量的实验研究.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2,22(6):445-446
[3]陈大伟,刘洪阳,王献礼。FIM3035AG型多幅相机监视器的代换. 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32(10):718。
[4]陈大伟,贺 强,杨湘山,等。线性拟合测量菲力蒲深部X线治疗机的发射率常数.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9,25(4):479。
[5]陈大伟,杨湘山,贺 强。环境中的210Pb对呼吸系统产生的剂量估算.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9,25(4):480-481。
[6]陈大伟,刘玉学,齐秀英,等。类金刚石薄膜的微结构及其电学性质的研究. 功能材料(Ei),1999,30(5):492-494。
[7]杨湘山,杨晓光,陈大伟。空气中的210Po对呼吸系统产生的剂量水平.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0,26(4):350-351。
[8]贺强,陈大伟,杨湘山。热释光方法对环境累积剂量的监测.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0,26(4):352。
[9]吕炎,魏丽琴,陈大伟,等。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隧道内环境放射性检测.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1,27(1):88-89。
[10]徐践,陈大伟,刘 冰。太阳风暴爆发期间平均空气吸收剂量率的监测.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1,27(2):148-149。
[11]吕炎,张 荣,陈大伟,等。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隧道内氡浓度的监测.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1,27(2):152。
[12]陈大伟,刘春生,贺 强,等。减小乳腺检查中吸收剂量的实验研究.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2,22(6):445-446。
[13]陈大伟,袁庆海,贺 强,等。热释光方法测量摄影中乳腺体的剂量.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3,23(3):200-201。
[14]韩 冰,刘立波,陈大伟。放射性食管损伤的研究概况.国外医学核医学分册,2003,27(4):181-189
[15]李 冰,杨晓光,徐践。介入放射性工作场所的剂量分布.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0,3,258-259.
[16]李 冰,徐践,杨晓光。两种介入工作场所辐射剂量监测结果与分析.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1,4,371-373.
[17]李 冰,庄树武,杨晓光。四种介入诊断、治疗患者体表的剂量分布.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1,21(3),311-312.
[18]郑振全,李 冰,徐践。三种介入诊断、治疗医生体表剂量的测量.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2001,21(6),449-450.
[19]吕焱,李冰,杨晓光。医用介入诊疗X射线机辐射场剂量分布特性分析.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1,21(3),267-268.
[20]刘启良,李 冰,杨晓光。介入放射学操作的DSA准高千伏曝光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2,22(4),219-220.
[21]吕 焱,苏旭。环境放射性核素的HPGe γ谱分析方法。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0,9.
[22]杨湘山,贺 强,陈大伟。 实验室周围土壤放射性测量分析。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1,3.
[23]贺 强,陈大伟,杨晓光。60Co放疗过程中膀胱的受照剂量。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0(3)
[24]陈大伟,贺 强,赵力。摄影检查中乳腺体内受照剂量的测量。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0(4)
研究生(硕士、博士)
教研室教师积极主持和参加本专业相关学术交流活动,近年来参加学术会议300余人次。自1988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共招收研究生10余名。
1. 作为卫生检测中心的重要成员,我室参加了1999年8月卫生检测中心国家计量认证工作,申报了《射线装置工作场所放射卫生防护监测》4项服务工作,通过评审,合格证(99)量认(国)字(S1875)号,有效期至2004年8月2日。即:
(1)工业X射线探伤机工作场所放射防护监测。
(2)医用诊断X(γ)射线装置工作场所防护监测。
(3)γ(X)射线外照射个人和环境剂量监测。
(4)食品、生物及土壤样品中镭-226、天然铀、钍含量测定。
2. 2002年11月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又对“中心”进行了计量认证监督评审,考核我室X射线诊断机现场防护测试,评审结果基本符合。
3. 2004年12月国家认监委派出卫生评审组又对“中心”进行了复审,通过了评审。合格证(2005)量认(国)字(S1875)号,有效期至2010年3月9日。
4. 2005年11月申报《放射卫生防护监测与评价》,经省卫生厅派出的专家组评审,“中心”获得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乙级)
服务项目:放射防护监测与评价
有效期至2009年11月18日
5. 2007年12月申报《放射防护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评价》,经省卫生厅派出的专家组评审,“中心”获得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乙级)有效期至2011年12月25日。
6. 2009年6月申报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资质甲级。经卫生部派出的专家组认真考核、评审,我室申报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项目得以认可,建议整改后通过,现待批。